编辑:summer
图片提供:朗空美术馆
798文旅:本次展览是你架上绘画系列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谈下本次展览主题“自然与启示”?
朱久洋:这次展览展出了我两个阶段、分别从2005至2010年,2010年至今的部分绘画作品,从表现的内容和画面的处理方式上就能感受出来有些不同。用“自然与启示”这样的主题,则在强调自身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肉身的超越性,如何能从身处的现实中看到一个有可能的 、启示性的全新精神世界,这是我多年坚持的方向。
展览现场
早在2005年左右,我意识到当代艺术处在一个巨大的废墟中,解构主义瓦解了一切,那些消极 、颓废的自由主义者和那些娱乐化艺术大行其道,如何能在消极的处境中找到一条积极的、建设性的创作方式、能直面人性且在巨大的废墟中重建自身,这不但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且还需要这种勇气背后所需的、众多的精神及文化资源,从自然与传统文化中去发现、向着人性深处追问便构成我多年绘画创作的基本方向。于是,价值观重建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前设条件,从自然主义世界观转向有超自然启示的创造论成为我观察世界的第一动力。这种价值观转向就得益于神启的信仰,是祂将真理之道在自然中已经表明出来,而我只是透过这种眼光去发现而已。
这样,构成我艺术创作的问题意识以及观察世界的方式就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画面,这些画面又彰显出艺术家自身的眼光,使它们描绘的不再是自然中的人与物、不再是自然中的花花草草,而是一种超自然的启示精神之所在。
展览现场
798文旅:你还是一个行为艺术家,和目前绘画作品的一个关系?
朱久洋:2010年,我越来越觉得绘画已经不能满足我所要表达的东西,就开始尝试用现场艺术的方式。同时,我的创作路线也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方向,绘画还是坚持原有的异象,只是更往传统里走,寻求更多的文化资源来建构自身,而现场行为艺术则是转向社会,并提出一些社会问题。这样,我的艺术创作就构成了一里一外,即向内塑造建立自身价值又能借用现场作品向外言说,基本形成了一种从建构到表达的自身艺术格局。
展览现场
798文旅:你擅画大幅作品,像《嗨,大海》《妈妈》《落水者》《牧羊人》等巨幅作品中,都是把人物置于大自然环境中,而人物的情感是被放大的?
朱久洋:2005年-2010年这段时间画了很多大作品,我将人置身于自然之中,形成一种复杂而又紧张的关系,而这些人物在面对自然时的绝望和远处的盼望以及一种救赎的力量,构成我作品最终极的价值指向“爱”。我想离开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切实的回到内心,将个人情感注入其中,使作品更具有内在生命力。
《牧羊人》310x16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妈妈》220x300cm 布面油画 2007年
798文旅:你认为艺术需要给观众传达什么信息?
朱久洋:我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化 、碎片化时代,艺术需要离开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离开那些小清新的审美意识。艺术需要带给观众一种末世观念,首先将人带入一种绝望的情景,在尽头让人看到盼望、看到爱,以警示启迪世人,这才是时代需要出现的艺术。
《唉!大海》280x220cm 布面油画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