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达:未知的未知

郑达个展:未知的未知

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2021年1月30日-2021年4月5日


作为2018年今日王式廓艺术奖的获得者——郑达个展“未知的未知”,经过为期两年的筹备,于2021年1月29日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协办,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策展,集中展出了郑达自2016年来以“低科技”为探讨形式的代表作《生理反应1》《机器的自在之语》《上传者》等。


acf922095faa23f8f97dea97f38e575.jpg

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开幕致辞


开年首展“未知的未知——郑达个展”,正是今日希望呈现给大众有关“艺术与科技”的碰撞。对此,张然馆长在开幕式上说:“我们因未知而好奇、因未知而反思。从神明与神话、艺术与文学、到科学与科技,自古以来人们不断试图找到新的答案。郑达向我们展示出了他对于这个主题的剖析和思考,以及在21世纪的语境里,我们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和科技运用,探索作为人的当下处境和未来的边界。”

 

f68c482eb525187e774b744b7491947.jpg

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开幕致辞


07a3f04e9379429009443b0b6c6eaa8.jpg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丁健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丁健受特邀出席开幕式,谈到“目前很多人非常担忧人工智能,害怕将来机器会取代人,但其实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整个大脑。人的左脑主要负责计算、逻辑和推理,而右脑主管艺术创作,以及哲学和科学思维。人工智能或许会取代左脑的功能,但右脑才是人的自我真正存在的地方,当人工智能把左脑的逻辑推理拿走后,剩下的就是右脑,像艺术家那样富有创造性的右脑。所以教育孩子要注重左右脑同时开发,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的时代。”


郑达,作为一位工作生活于武汉的湖北籍艺术家,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对疫情深刻的个人感悟。因此,此次个展集中呈现了他对后疫情时代语境下对环境和对未来的思考,以反思科技创作为线索,呈现了他对全球景观下,经济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的探讨。


郑达为观众导览


媒体时代的艺术关键不在于媒体本身是否具有滋养艺术的能力,而是艺术家是否愿意借用“新”的科技创造艺术。作为低科技实验室的创始人,郑达的艺术创作一直延续着对机器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兴趣,强调使用自身可控的技术或者生活化的技术工具,形成工作模式来创作。除了主张“低科技”与“交互”外,在展览中郑达同时强调“游戏”这一概念。他说:“游戏对我来说是我艺术创作很重要的一个命题,游戏不仅仅改变的是娱乐方式,更是一个很重要的媒介”。“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逐渐改变了人对于现实和虚拟世界认知的边界,对艺术家而言,未来、信息存储及其生命、意识,不同维度的概念边界不再清晰可见,反而随时互相转换。

 

2e9c38bb098d925cfd8b017f95ff8a0.jpg

开幕式嘉宾大合影


展出作品《生理反应1》《机器的自在之语》《上传者》等都是郑达2016年以来的代表作,这些具有截点意义的作品,在迭代过程中逐渐完善并突显出自身的美学系统——在观众触摸作品装置时,机器吞噬人类的体征,随之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周围环境的反馈,在人类不可见的空间中创造意义和未知。另一方面,作品《未知的指数》,因为疫情的原因,将以方案呈现——再次回应展览主题“未知的未知”——在不断深化的全球化景观之下,经济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疫情的突发与全球蔓延,引发持续发展进程中关于环境和未来的反思。未来并不是全然积极的,不论是科技艺术的发展还是人的最终生存境遇,漂浮着太多的未知。


0be320936724a18807753ff461a888a.jpg

《机器的自在之语》 450x450x450cm 100x100x100cm 自制LED 灯、互动控制系统、数据线、定制电源 2020年


4fbce3c0130f0156435b9bb6b67c119.jpg

《捕食器的函数》 180x50x65(h)cm 机械装置、数据控制系统、柔性布带 2018年


d2dd33ea756e8d6642b87d0fe5b463e.jpg

《上传者》 400x400x350(h)cm 机器臂、数据控制系统、激光发射器、亚克力 2018年


d914c3f285cf8d31ae9eca0f083c0b7.jpg

《生成的线索》 模块尺寸:60x40cm 整体尺寸:60x270cm 裸屏装置、亚克力、自制交互PC硬件 2015年


郑达通过机器的“冰冷气质”“理性的运算”,以及“信息投喂”与“机器学习”构建起视觉系统,探索人机之间的交互以及机器在获得“思考”后生成的“新物种”在人类不可见的空间中创造的意义和未来。在技术生态中生存和创作的艺术家,技术不再是工具,而是思维重塑和延伸实验性的力量,伴随着屏幕图像和数字形象成长的一代艺术家,更是有自我的技术认知。


以流动的时间作为视角,此次展览既是进行状态中的一次分享,同时也将成为起点,开启新的未知。


图片提供:今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