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望:从峪口到佛罗伦萨

从峪口到佛罗伦萨——刘若望生态艺术五地联展·北京站

渡渡美术馆

开幕时间:2021年1月23日


798艺术:此次你在渡渡美术馆的个展实际上是作为“从峪口到佛罗伦萨——刘若望生态艺术五地联展”的最后一站。以中外联展的形式举办这样一个与生态相关的展览是源于怎样一个契机?


刘若望:这些年我一直希望艺术能够获得一个更广的展示范围,而不是仅仅在一个美术馆或一个画廊做一个展览。我希望艺术可以进得了落后地区的山村,也可以入得了像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这样的殿堂。


峪口国际艺术区我们做了四五年,试图把艺术在乡村的状态,以及当地文化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这是我一直探索的一件事情。榆林渡渡美术馆实际上也是这样的。阳高县这个展览不是我们主导的,是因为对方选用了我的作品,然后在那儿落地一个美术馆。山西阳高县在长城脚下,峪口在黄河岸边,榆林是塞上的一个城市,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艺术作品在这些地方呈现都会产生它的意义。北京站展览是我们对这一年做的这些事情进行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798艺术:联展在各地的呈现是否有不同的版本或侧重?


刘若望:这几个地方的展览实际上有很本质的不同,因为每个地方的背景是不一样的,展览的意图就会不一样。佛罗伦萨今年因为疫情整个城市封城,所以他们的市长和乌菲齐美术馆的馆长希望通过艺术激起人们对这个城市的信心,度过疫情的信心,重启这个城市的活力。北京站的展览是我这么多年雕塑创作的一个展示和汇总,以及我面对疫情的一个表达,再一个就是把我们面向全国征集的儿童作品进行一个展示,让大家看到儿童面对疫情的表达,同时把我们渡渡少儿美术馆推向公众。峪口艺术区的展览更注重的就是中国西部乡村和艺术关系的一个呈现。榆林的美术馆实际上是我们新开的馆,因为榆林是个能源城市,我们的主题就是关于生态文明,并号召人们关注相关问题。


798艺术:展览现场有一种很强的氛围感,包括作品的陈列方式,以及对红色光线的运用等,使得不同的作品在展览的语境中具有着一种整体性,能否谈谈对空间布局及作品呈现方式的考虑?


刘若望: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一些变化,将装置和灯光做一些结合,我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凭借过去的经验。我想要通过动物的形态来表现一种处境和状态,也就是我自己认识到的世界和我自己的一种尴尬状态,比如压抑、困惑及被挤压的状态,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想表达的一种个人感觉。此外,这些作品也表达了东西方之间没有隔阂的对话的愿望,它们更容易被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理解。


798艺术:本次展出的绘画及雕塑装置均以人物及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你是否意在探讨二者之间的某种关系?一直以来,动物形象是你雕塑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包括此次在美术馆外部空间展出的“狼来了”系列,以及其它为人所熟知的“原罪”系列、“渡渡鸟”系列。在此类主题的创作中,你试图挖掘或者注入怎样的信息及观念?

 

刘若望:我早期的很多作品是以人物为主,后来开始关注动物跟世界的关系,包括生态问题等等,因为这些是大家共同的话题。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新作中的匹诺曹形象,过去我对卡通并不喜欢,但是我觉得它契合于我当下的感受,所以就会借用这样的一个形象。我也在不断尝试着新的类别及新的题材。


640.jpeg

《苍生系列》耐候钢 2008-2020


640-1.jpeg

作品在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广场


640-2.jpeg

渡渡美术馆展览现场


采访:Vivian
图片提供:渡渡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