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arts丨展览现场:夏夜「空谷有音」,「光」见证碰撞


01


MWOODS木木美术馆


安·维罗尼卡·詹姆斯:“粉黄蓝”


本次研究型展览囊括艺术家职业生涯中十二件关键的沉浸式装置、雕塑和影像。这也是继爱尔兰艺术家日内瓦·费吉斯(Genieve Figgis)个展之后,木木美术馆再次向国内观众呈现女性艺术家个展。


一层主展厅雾屋《粉⻩蓝》、二层⻄展厅《秋千》和南展厅的《红106蓝132》等作品都邀请观众主动进入和参与,雕塑和装置空间因观众介入而被激活,不断移动的观看视⻆提示着色彩、光线和时间在空间中的流变。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普艺术可以说是动态色彩和光线艺术发展进程的高光,安·维罗尼卡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身体与感官知觉,以跨学科的实践呈现物理学现象为人类带来的奇妙官能体验。这里鲜有神秘的科学技术,更多是对自然现象的持续探索和反复实验。



640.jpg640 (1).jpg640 (2).jpg640 (3).jpg640 (4).jpg640 (5).jpg640 (6).jpg


02


美凯龙艺术中心


胡伟与袁中天双个展


胡伟:诱饵

“诱饵”是艺术家胡伟的首个机构个展,以3部影像、装置和雕塑的形式,对其近年创作进行阶段性回顾与梳理,并首次呈现由美凯龙艺术中心支持的最新三通道影像作品《地鸣 碎砾》(2023)。

展题“诱饵”一词影射胡伟在创作中释放的吸引力,无论是历史、诗性叙事、镜头美学还是调研动作本身,但“诱饵”亦指向伪装之下的醉翁之意。在近年的实践里,胡伟漫游在不同的地缘与时代语境之中,尝试捕捉在社会与历史的错综巨网下人的精神与肉身。通过语言的、叙事的、媒介的转译,他触摸到具体的人,他们时而受困于网中,时而又从中逃逸。胡伟对“被消音的历史”的兴趣,并不仅是现代人针对历史的单纯关切,更是对于这一意向所暗示的张力关系的揭示。


1jpg.jpg640.jpg640 (1).jpg640 (2).jpg640 (3).jpg640 (4).jpg640 (5).jpg


袁中天:无门一窗唯光


这是艺术家袁中天(Chris Zhongtian Yuan)的首个国内机构个展,以4部影像作品、部分装置与图纸的形式对其近年创作进行阶段性回顾与梳理,并首次呈现由美凯龙艺术中心全新委任创作的影像作品《无门一窗唯光》。


袁中天以建筑的方式参与到影像媒介之中,并由此试图创造出新的影像语言。他们的作品时常聚焦于那些在集体历史、快速成长或宏大叙事中被遗忘或困惑的边缘群体。在这些作品中,家和离散/流放始终是一对互相矛盾的概念,艺术家亦尝试在对立与缺席的空间里寻迹各种形式的生命、情感以及被夹杂在新旧技术之间的微弱讯号。


640.png640.jpg640 (1).jpg640 (2).jpg640 (3).jpg640 (4).jpg


03


東京画廊+BTAP


空谷有音


本次展览将展出朱建忠和杉山功的30余件作品。朱建忠往往会在寂静深远的世界里孤立一棵树,一个人,或者留白出空茫的天地。仿佛是源于中国传统道教的世界观:追问人为何?神为何?杉山功的创作主要由大理石与木的素材组成。他将缓慢风化的石头和迅速腐朽消逝的木头对比,表现时间对物质的不同意义,同时也在对立物间寻找着一种调和。作者旨在用这样的方式去揭示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和神灵的虔诚信仰。


640.jpg640 (1).jpg640 (2).jpg640 (3).jpg640 (4).jpg640 (5).jpg640 (6).jpg


04


亚洲艺术中心


陈文骥·马树青


陈文骥的绘画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抽象的疏离。在铝塑板、画布、纸张上营造一种渐变的三维、立体的独特空间。陈文骥对于绘画的思考具有一种理性的严谨与隐蔽的秩序。马树青持续尝试以不同的方法涂抹颜色,寻求在作品中传达出时间与空间的信息和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空间观看经验。色彩是艺术家马树青在绘画中阐述时空概念的视觉载体,在绘画的过程将那些包含在色彩中人为的情感、情绪因素和所赋予的各种符号意义去除,让色彩重新回到中性,成为可视之物。

本次展览呈现二位艺术家的最新创作,陈文骥、马树青二位艺术家持续对绘画创作本源进行拓展,以色彩变化构建空间,以不同的绘画逻辑推演、呈现同样的极致,展开二者之间的对话。


640.png640 (1).png640 (2).png640 (3).png640 (4).png640 (5).png640 (6).png


05


新氧艺O2Art


夏夜

在展览中,欧阳文东作品中的嗅觉先入为主。在孔狄亚克的官能论中,嗅觉被认为是人类认知循序渐进形成的首个感官,在嗅觉之后,每种感官逐一添加,记忆、想象、欲望、意志,甚至主体性在感官与外部的碰撞中逐步成形。于是,在展览中,既能看到云永业作品中视错觉的极致表达,也能感触刘冬旭作品里朴素的日常之物透露出的微光,而侯炜国、陈督兮、王伟伟、史新骥则在“自然”的领域中延伸各自的表达。认知在不断扩张的感官之上成形,将沉睡而不语的夏夜拉长、延伸。用跳动着的自然杂音挑动因疲惫而闭合的感官,在当下这个充斥着工业化的时代,找寻一刻得以沉思的净土。


640.jpg640 (1).jpg640 (2).jpg640 (3).jpg640 (4).jpg640 (5).jpg640 (6).jpg640 (7).jpg

图文:木木美术馆、美凯龙艺术中心、東京画廊+BTAP、亚洲艺术中心、新氧艺O2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