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中的自助与自救——如实未必真实

毛旭辉《画·家》

艺术仓库 / 北京

2020年10月3日—11月3日




e84b9dbdb9959af143c7a371dfb9fcb.jpg


毛旭辉《画·家》艺术仓库展览现场


798艺术:你最初是怎么想到要为艺术家毛旭辉策划《画·家》这个展览的?艺术仓库与毛旭辉的合作是第一次吗?



赵倩颖(策展人):这并不是艺术仓库与毛旭辉老师的第一次合作。早在2015年和2017年的时候,我们艺术仓库就为毛旭辉老师办过两次个展,今年其实是第三次了,前面的两次展览同样是对毛旭辉老师的纸上作品做的个案研究。毛旭辉老师是中国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八五新潮”的代表艺术家,也算是老前辈了。老一辈的艺术家在历史年代所做出的贡献和他们作品的内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油画作品大多来自于手稿或者是最早的一些纸上的作品,我们前两次为毛旭辉老师办的个展也是纸上的作品。一次是关于他的“日常史诗”的系列作品,更偏向于讨论社会问题;另一次展出的是关于他近30年以来圭山完成的写生系列作品。

这一次我们原本计划在今年3月份以另外一个主题为毛旭辉老师办个展的,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展览计划被打乱。疫情的出现让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改变。对于艺术家来说,疫情必然也会影响他的创作和思想。通过沟通,我们决定这一次展出毛旭辉老师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

3f33a4fd78e3e2bb37b85cae1703217.jpg
《夏天·一叶》纸本马克笔 46×29.7cm 2020



798艺术:你在挑选艺术家提供的作品时都有什么考虑和标准?


赵倩颖:我是亲自去昆明毛旭辉老师的工作室来选择所有展览作品的。当我把他在疫情期间创作的所有油画和纸上作品看完之后,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艺术家一个人在自己家里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创作状态是不同以往的。除了画画,他还需要面对一些日常的起居、饮食,甚至是家务,所以我们这次展出的作品是非常有线索的。他可能会先享受一个人在家很快乐、很自在的感觉,然后到了他开始觉得孤单,他需要跟人说话,就画出了他在和鸟对话的作品,像小漫画一样,可以在展厅的现场看到……


在展出作品的选择上,我挑选了最能突出艺术家在疫情期间心态发生变化的代表作品。例如在疫情刚开始暴发时,面对这样的情况心情不好,作品在颜色上也会比较黑,比较暗;到了三四月份,春天来了,心情得到一些舒缓,颜色也会斑斓一点。这些作品体现的是艺术家在疫情期间心系整个社会问题的心理状态。



722673521a123880f74e5ffb4767709.jpg
《初升的大月亮》纸本马克笔、水粉 54.8×27.3cm 2020



798艺术:为何把展览名字命名为《画·家》?“画”与“家”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组合在一起又有什么含义?


赵倩颖:这个名字其实是在我与艺术家做现场对话时迸发出的灵感。艺术家觉得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被迫待在家里10个月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正常情况下他总会因为一些社会活动和生活上的事情走出家门。当时他除了画画还会大量的阅读,看不同的画册,看不同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毛旭辉老师发现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认真的画过自己的家,例如梵高、晚年的莫奈等等。此时被迫待在云南家中的他,看到了窗外院子里的小鸟、小松鼠、花等等一些动植物,突然觉得其实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绘画的就是自己的家,只不过是把以前圭山写生的状态放在了这个特殊时间段的家里。


艺术家画的都是自己眼前所看到的景物,比如我在展厅故意把他画的三张窗户放在了一起,其实他画的是同一个角度的窗户,但也许是在不同光线、不同天气、不同的时间。《画·家》这个名字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画家”指的是艺术家本身的职业,另一方面的含义是艺术家在画自己的家。



ace93c54e13d80489a97131d0808fdf.jpg
《开门见光之一》纸本马克笔、水粉 39.3×27.8cm 2020



798艺术:疫情纸本展区的墙面上,还附有艺术家在疫情期间写的一篇诗歌形式的日记——《这座城市被管教了》,为何选择把它与展览作品一起展出?


赵倩颖:首先,老一辈五零后的艺术家,在他们年轻时都是用书信去传达和表达自己的艺术理想,因此那个年代很大一部分的艺术家非常擅长写文章,文学功底也很好。其实到了今天他们也会保留自己以前的一些习惯,当内心的艺术得不到疏解时,他们会用书信的方式来往和传达,这和我们现在用微信的性质是一样的。因此毛旭辉老师在当时那个状态下还写了很多短文章和诗歌,这也是他疫情期间被困家中时创作的一部分。


另外,我们觉得有些观众可以只通过看就能感受到艺术家的所想,与艺术家产生共鸣。但也有很多观众是需要文字的辅助去理解艺术家所要传达的含义,增强代入感,让作品在整个场域气氛的帮助下到达淋漓尽致的效果的。当然毛旭辉老师的这段文字写得也非常美,非常有感觉。

 


b3714f7a79c2665d811f934f50c7031.jpg
《开门见光之二》纸本马克笔、水粉 32×24cm 2020




798艺术:这次展览分别从早期油画、早期纸本、疫情油画和疫情纸本四个系列展开,您认为他们之间相互有什么内在联系?
                                                    


赵倩颖:在主展厅里有艺术家在疫情期间创作的油画,其他都是疫情纸本,另外一部分是他十年前创作的三张油画。之所以把这两组油画放在很近的距离,其实是我们希望观者能看到艺术家在疫情状态下的反应和他思维与绘画方式的变化,这些是和他之前传统的成品油画作品有很大区别的,但是细看的话,用笔的方式和“气”的感觉还是非常接近的。我们希望在展览现场形成一个对比和反差,这样做也助于大家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13c275cfc27f6a7e7940116572ded87.jpg
《夏日·绿色的乌托邦》纸本马克笔 46×29.7cm 2020



798艺术:当你去艺术家工作室挑选作品时,有没有作品触动到你,为什么?


赵倩颖:当然有这样的作品。艺术家疫情期间大部分的绘画作品采用的材料都以马克笔、水粉为主。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运用马克笔绘画时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我想如果没有疫情,他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去研究如何用马克笔来绘画。尤其是最后两幅画荷塘的作品,我觉得他在颜色和笔触上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对马克笔的掌控和颜色的叠加渲染让我眼前一亮。



1ade1ade44a507f074476bd35f651e0.jpg


《上午的阳台》纸本马克笔 27.1×39.1cm 2020


798艺术:此次展览在作品的摆放和设计上有什么特殊的安排吗?


赵倩颖:此次展览最特殊的地方其实是在作品的装裱上。我们在装裱作品时用到了深绿色的金属框和深黑色的金属框,尽量把作品轻薄的装在墙上,呈现出一种漂浮悬浮在墙上的感觉,强调纸的轻薄感来突出作品本身。



ae06f31dd901d2c9199d29cf28fd5c7.jpg
《圭山·桉树林之二》70×50cm 布面油画 2010




文:TaeTae

图:艺术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