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晨:卡通并不浅薄
798艺术:此次是你在魔金石空间举办的第三次个展,能否大致谈一下你在创作上的推进方向?
武晨:这三次展览作品创作的思路和想法还是有延续性的。我的作品看起不是系列感很强,是因为我希望我每张画都有他自己的个性。这次展览的推进主要体现在“怎么画”这件事上,也使得近期的绘画面貌和以前有些不一样。怎么画,怎么使用颜料、使用其他工具去建立画面,用不同方式和图像更准确地表达是我最看重的地方。在不断寻找、训练怎么画的过程中也慢慢地把自己放开了。798艺术:据悉,本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疫情期间的创作,现实对你的这批作品是否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武晨:对。其实我觉得这次疫情给每个人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迫使大家重新思考很多问题。因为我们之前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社会环境当中,虽然也有一些矛盾,但都没有那么激烈,这次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灾难。作为一个艺术家,能遇到这种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幸运”,比如毕加索面对社会动荡创作了《格尔尼卡》。我过年时出国旅行了,回国后进行了多次隔离,回北京之前家里人就给我买了防护服、手套、护目镜,跟打仗似的。一节车厢只有我一个人,其实是特别恐怖的。下了火车之后,坐上出租车,那天的雾霾特别大,一个小时的车程,和司机也没有任何交流,那个氛围特别的超现实,又恐怖、又好笑、又有点儿荒诞。我来北京挺多年了,第一次感觉到一种极强的失落感、一种异样的情绪。回到工作室就开始工作,很快创作了第一张匹诺曹形象的作品,叫作《每一年都是从冬天开始》,匹诺曹的鼻子上是白色的蜡烛,没有光,特别灰暗,荒诞,像一个黑色幽默。疫情大面积暴发后,全世界都乱了,网上散布着各种谎言,所以匹诺曹在这里面是有象征意义的。798艺术:能感觉到你的画面其实跟现实是有很紧密的关系的,但它又不是那种我们一眼就能辨识的叙事性的画面,而是很多碎片化信息的叠加,能否谈谈你画面构建的内在逻辑?武晨:艺术家或是画家是从面对空白画布开始的,然后通过不断地思考一点一点构建整个作品。比如我先想到要创造一个匹诺曹的形象,这个形象会给我一些启示,然后我又在里面埋藏了各种信息,夹带一些自己的私货,绘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制作过程,途中的观看和制作又会生长新的东西,是一个不断否定和肯定的过程,最终结束的时候呈现了一个结果。但对观众来讲,绘画更像是一个倒叙,他先观看到的就是一个结果,需要慢慢阅读可能才能看到很多有趣的信息。这次展览我用了很多卡通形象和明亮的色彩,即便观众只是一眼觉得挺好看,那也挺好的。大家已经很压抑不安了,能带来点愉悦也是很好的。观众能从不同入口进入画面,慢慢阅读,哪怕是误读,我也无所谓。798艺术:虽然你并不是以一种系列式的方式在创作,但是从这一批作品里还是能够感觉到一些共性的元素,比如说最直观的就是你对卡通形象的引用。事实上,以卡通形象入画的方式在艺术创作中并不鲜见,当然每个人的切入点有所不同。就你而言,运用卡通元素是出于怎样的思考?武晨:很小的时候家人就送我漫画当礼物,我也经常临摹很多漫画。我出生在80年代,正是各种文化交织的一个时期,日漫刚刚进入中国,同时代中国各种经典动画片也层出不穷,漫画或是卡通就像是基因一样存在体内。这些形象和内容就像是在心中埋下一个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学习生活肯定学习到了新知识,这些新的更复杂和深刻认知就像给这个种子浇灌各种不同的养分,然后它就长成一个杂糅的东西。选择卡通形象一个是因为容易辨识,自身就有她自己的意义,我在画面中又给她附加了自己的想象,使她有其他指向。再一个还是画法上的学习,比如她画法和概括的处理,对边缘线的处理,对画面的组织。她和传统的绘画方式非常不一样,有她的特殊性。包括这批作品的色彩也更加鲜亮,因为卡通的配色视觉上都很讲究,比较明亮、平面化,我在自己作品的配色上也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借鉴。
此外,卡通或是漫画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反讽和幽默。她不光是带来快乐,很多时候内容也不是看上去那样低幼、浅薄,它里面甚至含有政治、色情因素,细思极恐。其实我前两个个展隐隐约约都有一些卡通形象,只是这次我对她的表现更深入、更系统了一些。798艺术:对经典艺术史形象的借用、戏仿是你之前经常采用的方式,在新作中这种借用似乎更加隐晦,或者说你在原有形象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转化?武晨:我和艺术史的关系不只是对后者图像的借鉴,还包括学习艺术史中各种画法。我可以用之前的任何招数,然后再把它组合成自己的图像语言。当我们在看一些现实中的图像时,如果你有艺术史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相似的联想。平铺直叙总觉得不过瘾,总想不断地寻找点儿新的、能够激发灵感的东西。798艺术:此外,丰富的笔触感也使得画面的表现性获得了增强,其中有很多覆盖和涂抹,这是否意味着绘制的过程对你的创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者说,你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接近最终你想要的画面效果?武晨:当你需要更加精准地去表达一些东西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准确的语言,绘画艺术也不是只需要输出观念性就可以的,她的制作过程对我而言同等重要,反复的涂改也是不断自我认知的过程。绘画也给了我长时间独处的机会,她几乎只需要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所有工作,我很享受一个人工作,只需要和画布或是另一个自己对话,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想象力也不断满足我的好奇心。这可能也是我选择坚持绘画的理由。我的绘画作品给人感觉上是轻松的,制作方式上看似是不严谨的或是说画得不准确,但对我而言都不是问题,我也不追求这些。我的目标和工作都是为了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制作方式去精准地表达,画什么和怎么画要配套,这是我的标准。所以我的画是需要反复修改,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其实就是对精准表达的不断考量和纠正。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作品我宁可不要。


武晨“所以,孤独的上帝就只能当上帝的孤儿”魔金石空间展览现场

《无题(西山行旅图)》布面丙烯 240×200cm 2020
采访: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