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画廊」798新空间首展开幕

编辑:summer

图片:大千画廊


大千画廊798新空间升级之后首展“质文代变:当代水墨的多元表达”近期开幕。大千画廊1988年创立于琉璃厂。2016年,大千画廊从琉璃厂来到中国当代艺术新中心——798艺术区,由高小棋接手。建构和推动东方哲思、以水墨为核心的当代视觉艺术空间。


640.webp (69).jpg

展览现场

展览由丛涛担任策展人,邀请十六位艺术家:徐冰、田黎明、李津、刘庆和、展望、徐累、武艺、章燕紫、史金淞、汤南南、谭军、彭薇、杜松儒、徐华翎、何剑、祝铮鸣。


640.webp (70).jpg

展览现场


640.webp (71).jpg

展览现场


展览从具象与抽象、架上与装置雕塑等不同层面,回应水墨语言与东方美学精神在当下社会的多种可能性。“质文代变”出自南朝梁代文论大家刘勰的《文心雕龙》,而作为展览主题“质文代变”着眼两层含义,一是辩证地看待质与文的关系,一是强调艺术风格随社会文化而变,也可以表述为“笔墨当随时代”。

640.webp (72).jpg

大千当代艺术中心馆长高小棋


“我是一个地道的琉璃厂长大的小孩,对于当代和传统,我们需要用更长的生命周期去看待它。这次首展也体现了大千未来的方向。”


640.webp (73).jpg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青年艺术史学者

策展人丛涛


“当代意味着还没有被历史化,价值认识往往存在分歧,不论这些探索是否具有正向的意义,毫无疑问的是,它们都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生活与精神状况。”


640.webp (74).jpg

圣佳曦和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刘亭出席开幕式


640.webp (75).jpg

参展艺术家李津出席开幕式


640.webp (76).jpg

参展艺术家刘庆和出席开幕式


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水墨经历了改良、改造、传统复兴等一系列变革,背后的核心是政治现实、文化心理与审美诉求的共同作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和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果将水墨作为一种媒介角度,那么如何表达中国当代的文化与审美特质才是本次展览关注的焦点。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6月6日。


部分参展作品


640 (3).png

李津

足食者

纸本设色

180×97cm

2006年


640.webp (77).jpg

刘庆和

理想

纸本彩墨

55×65cm

2019年


640.webp (78).jpg徐累

三体

纸本设色

66×51cm

2020年


640.webp (79).jpg武艺

修真图

纸本设色

45x70cmx24

2018年


640.webp (80).jpg彭薇

水中天使

纸本设色

76x256cm

2016年


640.webp (81).jpg

祝铮鸣

赤神

绢本设色

103.5x120cm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