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舒茗 译 柯玲香 图 大卫·茨维尔纳画廊
露丝·阿萨瓦个展
大卫·茨维尔纳画廊 / 纽约
2017/9/13 - 2017/10/21
2017 年 1 月,大卫·茨维尔纳画廊宣布拿下著名日裔美国艺术家露丝·阿萨瓦作品的独家代理权后,秋季大展立即高效 跟进。2017 年 9 月在纽约切尔西区 20 街的二楼空间推出该画廊的第一个露丝·阿萨瓦展, 展出的大部分作品是她早期 1950-1960 年代用铜丝、黄铜丝、钢丝和铁丝钩织的悬挂雕塑和一些绘画,以及少量史料。
这些作品的创作时期刚好是她婚后连续生养了六个孩子的时期,她喜欢孩子,想要一个大家庭,并坚持没有中断雕塑创作。 “我的材料很简单,每天做完家务或照顾完孩子的间隙,随时可以坐下钩织一会儿。做雕塑和跟在农场干活的道理一样, 只要你持续不停地做,最后可以做完很多活”,露丝·阿萨瓦轻描淡写地说。
大卫·茨维尔纳画廊的这次展览宣传还将露丝·阿萨瓦塑造成一个少数族裔女性为促进加州当地的青少年艺术教育而奔 走的活动家,但露丝·阿萨瓦自己对权利抗争类活动并不认同,认为是浪费时间,拿这些时间就一个具体的概念做出具 体的事情比抗争活动要有意义得多。她对观念艺术和仅仅停留在观念阶段依靠观众互动参与的作品也不感兴趣,她推崇 的是不停的尝试不停的创作,即便是枯燥简单的重复创作,让概念引导着你直到无法继续下去,而不是想出一个概念即 停止思考和创作。这样的论断当然也和她个人的成长经验有直接关系。
个人成长上,露丝·阿萨瓦因为时代历史变化而经历了诸多不幸。当年父母为摆脱贫困从日本移民美国后,在美国中西 部经营一个卡车小农场,全家老小终日劳作,每天忙着夏种秋收,什么好卖种什么,卡车拉到市场去卖。珍珠港事件爆 发后,日裔美国人被强制要求处理或抛弃掉私人财产,集中拘押进集中营。成人是集中营里的劳动主力,一个月可以挣 9 美元工资。孩子们可以选择上学,几个曾在迪斯尼工作过的艺术家志愿教授艺术课,启蒙了露丝·阿萨瓦对艺术的热 爱。集中营里的生活经常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桌子、编织毯子来维持基本居住条件,露丝·阿萨瓦就是在这时学会了编织。 1943 年战争还没有结束时露丝·阿萨瓦高中毕业,没钱支付学费也没有其他更多学校选择,她去了最便宜的教育学院学 习艺术,计划毕业后当一名艺术老师。但是毕业前一年由于没有任何学校愿意给一个日本人提供实习机会,导致她最终 无法毕业。
碰巧露丝·阿萨瓦之前曾拿着勤工俭学攒得钱去墨西哥学习壁画艺术,有机会给壁画艺术家做助手。期间不但重新认知 了艺术家的选择,还碰到在墨西哥教书的古巴难民艺术家克莱若·珀赛特,她是同为难民的德国艺术家约瑟夫·亚伯斯 的朋友。 克莱若·珀赛特推荐露丝·阿萨瓦申请北卡来罗纳州的黑山学院, 这可能是 1940 年代美国唯一可以宽容接纳 少数族裔学生并提供微薄奖学金的艺术院校。亚裔学生少之又少,同期还有一位因蒋介石逃往台湾后前往美国寻求庇护 的中国艺术家 Su Yung Lee(没有搜到可以对上号的人)。
当时大量优秀的欧洲艺术家,为躲避纳粹迫害流亡美国,被黑山学院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和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所吸 引,不在乎学校设施简陋、条件艰苦,选择在这里教书。由于经费极其有限,黑山学院的教学也因此极其灵活,任何自 然界或日常可见的免费材料都能被拿来进行艺术创作,他们自己种地、自己盖房子、自己养牛养鸡,艺术上只能创新实验, 生活上必须自给自足。(作者本人去年曾经探访到黑山学院的旧校区,当时的校舍还保留着,目前是一个基督教夏令营地, 基本仍是自给自足的天然状态)
对露丝·阿萨瓦来说,从小时候自家农场到后来的集中营再到黑山学院,她很适应这类相对封闭贫穷的劳作空间,纯粹 地向自然讨生活的状态。日常身边可见的一切东西,看到时都会想是不是可以拿来做成什么,习惯用手头现有的或自然 环境里可以找到的东西制作或者创造生活所需。
在黑山学院学习期间,露丝·阿萨瓦得到一个机会,随她姐姐参加了贵格会宗教团体在墨西哥托卢卡地区教授艺术与健 康的项目,在当地农村,她学习掌握了钩针编织金属筐的技法。
露丝·阿萨瓦在艺术道路上可以说是幸运的,一直师从于优秀的艺术家们,又能在年轻时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创作方 法和应手材料,之后便是勤耕不辍地创作和成熟。露丝·阿萨瓦的创作理念、艺术风格和生活观都可以从她的个人成长 中找到渊源,同时也深受黑山学院的专业艺术训练,以及她老师约瑟夫·亚当斯和安妮·亚当斯夫妇的影响,摒弃了情绪表达,只对严谨纯粹的形、色彩、线条以及它们之间因比例不同而产生的关系感兴趣。她的作品是露丝·阿萨瓦的个人气质与包豪斯的完美混合,即现代艺术对材料的设计和应用的功效比。
她曾解释她的钩织创作过程:“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技法,先拿一个木榫做基础,用钩针把铜丝钩织出一个“e”形环做成活结, 再从这个环钩出另一个相同的 “e” 形环,然后不停钩圈连结编织下去。最终作品的形状由铜丝卷和木榫的大小决定,“e” 环形的大小由钩织时手法的松紧决定。材料非常简单,创作概念也非常简单,我钩织之前不会去想它完成后的形状,自 然地编下去,直到一卷铜丝用完。从一条线一个平面开始,进入一个三维空间,就像在空间里画画一样。”
“做完后是一个透明的雕塑,‘透明’ 是老师约瑟夫·亚当斯给出的描述,‘外’ 可以看到 ‘内’,‘内’ 也可以看到 ‘外’,没有隐藏, ‘内’ 和 ‘外’ 可以同时展示,‘外’ 从 ‘内’ 中发展起来,‘内’ 和 ‘外’ 是持续的连接的透明关系。”
“我喜欢⾃⼰创造每⼀个美丽形状后的兴奋状态,我想做的艺术就是⽤⾦属丝编织出⽴体的形。”
露丝·阿萨瓦同名个展大卫·茨维尔纳画廊展览现场
露丝·阿萨瓦同名个展大卫·茨维尔纳画廊展览现场
露丝·阿萨瓦同名个展大卫·茨维尔纳画廊展览现场